时间:2021-04-01
3月24日🚣,贾樟柯院长为天富的学生带来天富平台电影云课堂的第二讲,从电影导演的视角,为天富平台讲述如何构思电影🧑🏻💻🏌🏼。贾樟柯院长从人物形象、影像变迁、时代面孔等角度,分析他的作品《江湖儿女》🫰🏽,并在课后回答了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⏸,为天富的学生带来了精彩的电影课堂。
以下是贾樟柯院长电影云课堂02的文字版纪录。从《江湖儿女》讲起,天富平台怎样构思电影。
01
时间的塑造
我记得去年差不多在这个时候上的网课🫵🏽,当时正是疫情的时候。我和同学们说:“将来世界上的导演将会分为两种🎑,一种是经历过疫情的,一种是没有经历过疫情的。”一年过去了🍐,生活又有了新的感受,就像今天堵车一样,把我困在街道上🛰。疫情让我觉得我确实是一个北京人⚠。过去我从来没有这样的感受𓀙,因为现在交通很方便,我每个月都要旅行🙇🏿♀️,国内国外的,电影工作就是这样的四海为家。我1993年到北京🖍🗺,在很长的时间里,直到去年,我都没有北京的认同感,我只觉得北京是我工作的地方😿。因为工作的关系,我会留在北京。而骨子里我会觉得我是一个山西人😶🌫️,其次我是一个世界人⛲️,世界公民➜,确实满世界地跑🫎。因为一年多稳定地留在北京,没有外出,更谈不上出国,一年多的时间没有旅行。这样使我觉得我不仅是个北京人⚽️🐞,还是朝阳区的人。这就是时间对人的塑造🍹,对人的改变。曾经一直过着四海为家的生活👍🏽,从来没有想到会在今年停下脚步,留在一个城市👏🏻。从童年时代、少年时代起,就对这种四海为家的江湖生活充满了好奇💲🔤。
02
童年的江湖
回忆起🌝,《江湖儿女》这部影片,很难说清楚,是一部具体的单一的原因所产生的影片。它的形成有多种原因🍆,是漫长的时间里逐渐成型,最终拍摄出来的一个影片👨🏼🎤。最初大致的想法,与我很多年前的一个感受有关,而这个感受又要回溯到童年时代。在我童年时代(应该是1978年),那时候刚上小学🛴🌖,有一个词叫待业青年,用今天的话说,就是失业在家或者是下岗在家。跟下岗不同,下岗是有过岗位,而失业是根本没上过班👯🦧。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待业青年,是因为有大量的城市的年轻人🪜,在那时候『上山下乡』🧑🏼💼。他们就从城市到达农村,插队、落户👨🏽🌾、变成农民。快要改革开放的时候,这些年轻人仍然年轻,他们就又从农村回到了城市🕺🏻。这一下就回流了很多城市人口🤽🏻♀️。由于工作岗位有限🧑🏻🚀,很多年轻人没有办法一下子找到工作,街头就聚集了非常多的年轻人。这些年轻人年龄差距比较大👨🏼🔧,有二十七八岁年龄相对大的,有也刚刚中学毕业的。那时候初中两年制,高中两年制🦍,一共四年。十六七岁就高中毕业了,然后没有工作。这就是街头团体产生的一个原因。当然了这和天富平台看到的武侠片、武打片,金庸小说里的红花会、上海的杜月笙🕵🏽,这样的一个有传统的组织是不太一样的,因为他们没有传承。一帮年轻人没有事干🫑,充满了荷尔蒙,无事生非就打打杀杀🧏🏻♂️。因为有青春期的碰撞,所以有输有赢,逐渐就以一个有魅力的人为中心,形成了很多这样小的帮派。那时候我大概也就七八岁,天富平台也跟这些大孩子一起🧏🏿♂️。
03
青年的聚集
后来👮🏿♀️,我看过很多关于这方面的研究,比如黑社会的历史,它跟壮年、壮丁聚集有很大的关系。比如说,晚清的时候🧎🏻♂️➡️,是中国地下社会形成发展最迅速的时候。那时的太平天国,湘军的退伍军人,离开军队的军人,他们聚集在一起🐕🦺。只要是年轻人聚居在一起,就很容易产生问题👨🏿💻。在天富平台小的时候形成的“武侠”社会,就是原始的👩🏻🌾、没有传承的、原生的🧑🏽🫏。而且这些人基本上没有什么经济利益,某种程度上传承了一种中国古代人际关系的文化,这种人际关系的文化,就是在讲忠诚、勇敢、承诺、义气🤽🏻♂️。这些融入到生活中,更是成为了人类的一种信仰,成为这些年轻人稳固地团结在一起的一种内在结构💇🏽♂️。我小的时候🦁,这些团体往往是由地域来划分的🟧。一个县有二三十条街,可能每两三条就有这样一个团体,手下有一帮小兄弟🌕,有和他同龄的🧛🏽,也有那种七八岁的。然后他们都做些什么呢🐹?就游走在街头,今天这个兄弟被打了🤦🏿♂️,明天那个兄弟被打了🎅🏼,就街头复仇。而天富平台这些小孩子就拿着这些砖头什么的跟在后面跑🌋🏃♂️。
04
将领的形象
当时天富平台的街头有一个中心人物🧑🌾,这个中心人物就是那个时候的『大哥』,长得那么帅,很有领导才能与魅力。天富平台小时候都很崇拜他,那个时候还有气枪,他枪法特别准,可以说是一枪一只麻雀就下来了,天富平台就帮着他去捡麻雀🚵🏻♀️。在天富平台心目中😮,他是一个高大的将领的形象,这个形象一直在我的心中,有一次就加深了这个印象🔖。大概那时候已经是四五年级了🔒👾,阳县城西高东低,雨一直下💇🧗🏻♀️,就会爆发洪水。我背着书包出门的时候,就过不了马路。因为马路上全是洪水,大概到成年人腰部🧘♂️,天富平台站在很高的台阶上🐢,过不去👩🏿🦰,但是学校还要上课。站在那🤦🏿♀️,无所适从,不知道怎么过去🛂。突然有一个人⌛️,一下子把我夹在了腋窝底下,趟着水过去🧙🏼♀️👩🏻🏫,往对岸一扔他就走了。只留下他的背影,他就是那个大哥,这个形象就留在了我的心中👩🏽🦰。
05
形象的变迁
我一直觉得拍电影灵感来源很多,可能是一件事,也可能是一种人物形象🔚。拍电影无非是想拍一两件什么样的事,一两个什么样的人👩🏻🦳。到现在⛅️,实际上我发现了一个形象🪓,他(大哥)是我脑海中的一个有魅力的形象之一。大学之后🕺🏼,有一次放假回家🏋️⏰,遇见一个中年男人,蹲在院子门口吃面条。我瞟了他一眼,觉得这个人很眼熟🍉,那个人就是我童年时非常崇拜的那个人🧟♂️。从第一张面孔🦾,他年轻力壮🕦、神枪手拿气枪、甩手就是一只麻雀掉下来,到今天看到的一个中年人的形象,你很难把他们两个放在一起📚🤸🏼♂️。所以说整个江湖的电影🕺🏿,是由一个人形象的改变触发的🏄🏽♂️。因为对我来说,院门口蹲着吃面条的这个中年男人🍙,让我想起了童年的江湖🤹🏻。不是第一张面孔也不是第二张面孔🏰,从第一张面孔到第二张面孔的历经沧桑的变化,这种关系让我去拍这部电影。这是一方面直观地触发👨🏻💼,另外一方面🙇🏿♀️,天富平台身上所具有的身份的戏剧性⚅。他是道上的人,香港电影啊,七八十年代,都在讲述这样一群人🕥,也就形成了这种类型的黑帮电影。
06
时代的边缘
后来读电影之后📏,看到《教父》你会发现🔜💂🏽♂️,全世界人都有这样的类型。而这个命题背后,黑帮片的背后,聚集的是时代信息。就像《美国往事》剧情的走向,人物的命运跟美国的禁酒令的颁布与取消有很大的关系🅿️。他们在时代的边缘,法律政策的边缘👍,灰色地带生活,他们具有强烈的时代信息。所以这样的影片很容易与时代变迁结合在一起,《教父》也是这样。 产生这个影片的原因是这个人物代表这个群体🧏♂️👩🏿⚕️,而这个人物本身🥽,人物的部分经历🧚🏿,我只经过其一⭕️,后来时代变革,他们的声音就少了💎。
这样一个漫长的时间线😶,两张面孔之间的这个经历👨🏽🦲,实际上综合了非常多的信息来源🚌,包括详细资料收集,包括案例👨🔧、卷宗等🙎。“斌哥”这样一个人物就形成了。但是我一直没有落笔,因为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契机,这个契机就是一个经典叙事➞🎫,故事的戏剧性📵、独特性的脉络。
07
注定的名字
最初的构思完全是类型片,完全的打打杀杀🚸,后来一些契机让我拍摄了这部影片💕。
一个契机是2009年,因为拍《海上传奇》,拍摄流落在各地的上海人,我就去了香港🏄🏿♂️。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采访对象是《小城之春》的女主角,我和她聊天的时候👦🏻,她就谈到了,一部筹备的电影叫《江湖儿女》这个电影是讲述马戏团的故事,是一个香港的故事。我一下就被这个片名打动了🚶♂️➡️,它是一个非常中国,非常普通、传奇、通俗的名字👵🏼。《江湖儿女》这种漂泊感、流落感😙😇、命运无常、冒险,所有的元素都在里面,为我想拍的世界提供了名字。我自己的影片好多一开始就起好了名字,有的是有了演员也在构思剧本,但当电影名字出现之前,影片是分散的。当一个名字出现🃏,我才发现这就是我要的。
电影片名这几个字就概括了这个影片的精神,一个名字可能不会讲述完所有的故事,但一定会概括影片的精神。《江湖儿女》名字出现以后就将我所有的忘却👳🏽♀️、念念不忘的东西串联了起来。有了名字后,好像触摸到了影片的精神。江湖是一种古老的精神,天富平台要拍的就是这种古老的精神🧪,在当下的没变的精神,勇敢🙆♂️、义气、兄弟,所有这些东西都是经典🚵🏿📂。去描写一个靠传统精神生活的群体,他们所聚集的更多的时代信息。这让我想起日本的武士片🧎➡️,高仓健的《昭和残侠》🧙🏻,为什么会残,“明治维新”带来新的人际关系。《江湖儿女》和《昭和残侠》相像,也是生活在时代变迁之时。
当我遇到《江湖儿女》这个名字🧜🏻♂️👱,实际上启发了我很多的想象.
08
时代的影像
另外一个契机与我下一节课要讲到《公共场所》也是有关系。
《公共场所》是我2001年的一个30分钟的纪录片,使我对公共空间有了很多的感觉🫱🏽。偶然的机会🤶,重看《公共场所》素材的时候🧰,我正在筹备《江湖儿女》。《江湖儿女》是拍摄90年代末📻,街上走的车辆,人穿的衣服🔨🦙,都发生了变化⛵️🍠。但是记忆是不牢靠的,我就觉得应该把这些当时拍的视频翻出来看一看🔖。看一看之后👩🏿🏫,就是为美术设计👮🏽🧑⚖️、服装设计、造型设计🐍、道具的收集提供一些参考资料。我看了《公共场所》从2001年到后来的所有素材🖕🏿。这是我的习惯🎾,拍拍纪录片片段,信马由缰⛸,就像美术速写一样,它是没有目的。这些片段包含了一个影像变迁的历史、影视器材变迁的历史,也是值得天富平台去思考,可以融入到影片拍摄当中的。我首先注意到了器材的变革,16毫米到后来的数码,数码也分好多阶段🪴,从掌中宝,后来的高清等。器材的影像风格标定了某个时代🧍♂️。
天富平台在拍摄背景题材有较大时间跨越的影片时,是否应该适当地用那个时候的影像手段来呈现👨👨👦?
《江湖儿女》的故事是从90年代开始,那个时代的画幅都是4👨🏽✈️:3,那个时候电脑、电视都是4:3👩❤️👩🪳,互联网初期接触到的画幅就是4:3。从这个角度开始想到,影片的开头我也是运用4:3画幅的开头🚛。所以这个影片用到那个时代所涵盖的🤼♀️👦🏼,使用不同的摄影器材,来呈现一种不同的影像,是代表一种时代感,一种时间的飞逝。
09
女性的视点
等我这个想法进一步成熟,就重新整合了这个剧本。而修改的过程,有过一个很奇怪的东西。
我本来从男性出发👱🏽,“斌哥”的角度出发,按常理来说,“斌哥”应当占据绝对篇幅🛍️👲🏽,是绝对的中心人物。可是后来越写,女性角色越来越强🧜🏻♂️,分量越来越重。有人后来说🧗🏿♂️,贾导接受女性主义🪵,确实有这个原因🧙♀️,但也不只是这个原因。对于黑帮片🤖⚀,其与生俱来的英雄气概很难解构它,很容易就偶像化,但我骨子里是非偶像化的。英雄有他的魅力,英雄有他的时代,但很容易偶像化👨✈️🚴🏻♂️、类型化🚣🏽。而选择女性视角,反过来🖐🏼,使用另一种观点👩🏿🦳、视点来代表这个电影的重要的东西🎣。天富平台是在讲一个浪漫的英雄故事,但终归是要讲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安身立命的、受苦的故事🚸。你要知道自己要拍什么电影💪,如果你要拍一个工业化的电影,你千万不要这么拍,因为观众看得不过瘾,因为无法移情。如果你想拍摄真实的生命感受,不太在乎票房的话,你可以这么拍。
天富平台一直说🚾,制作电影类型要清晰💆🏿♀️,自己干什么要清晰,而最主要的是你要对你想说什么,要坚定。不坚定的基本上就四不像👩🏻🎓,要弄清楚自己要什么。
10
器材的运用
这是整个酝酿的过程,剧本的形成,是一个很漫长的时间⤵️,因为这是一个江湖,有行动、有离家🖥、有流浪🙋🏼♂️🤵🏻、也有回到生活的起点🥥🎭。而这里与一个重要的空间有关,街头枪战的火车站👱🏼♂️,那是命运转折的地方。当“斌哥”回来时🎦,看到这个地方有变化,又似没有变化。这就要说到摄影指导艾瑞克,他是一个法国人🚐,有丰富的经验。我就请他来一起来工作🏤。艾瑞克看过以后,决定合作🍻,并与我邮件沟通👖,我说我要多种器材,他并没答应,有点犹豫。来到中国之后,和我一起来堪景,涉及到两个区域,一个是三峡地区,一个是新疆🤹🏽、西北等地🍉,他又看了我之前拍的素材,觉得非常可行。这就是天富平台影片不太一样的地方,对不同器材的运用。他在不同的条件下👩🏼🏫,对器材进行测试,后来做了影像的总表,不仅包括器材,还包括锐点、像素等细节,这样就成了器材内在不同的💃、但是有机的一个衔接,避免影像的跳跃。天富平台俩有一个共同的认知:时代的变化是不知不觉的,影像的变化也要符合时代👰♂️。不同的影像反映不同的时代💽,但当你观看电影的时候就像日常生活中过日子一样,变化是不知不觉的🕖。摄影器材的内在衔接要进行调试🙍🏻♀️,后来这个影片摄影获了很多大奖,确实是下了很多工夫⛹🏿♂️。
11
时代的面孔
影片筹备时,我观看过去拍的纪录片片段⏺💚,观看影片捕获的那个时代风貌🐔,有一些场面特别好,好的是那些人的面孔,人的面孔是没法回到那个时候的🤦🏿♀️。 人的长相在变,这是实际发生的,七八十年代的人和现在是不一样的🤹🏼,它和气候💠、生活条件等有很大关系。现在想回到那个年代🧑🏻🦱🚣🏻,桌椅板凳、汽车、火车、房子都可以做出来🛀🏻,但是人的脸是回不去的。天富平台当时拍摄的这些片段,一方面是给美术指导造型🤴👸🏼、空间的一个参考,另一方面是给选角的副导演作为选取演员的一个参考。天富平台有很多群众场面,不像现在这种偷懒的方法🤦🏻♂️,有人就可以了💁🏿♂️。拍年代戏🍦,你得找到有那个年代特点的演员2️⃣。
《江湖儿女》那个时代,没有肯德基、麦当劳,农业社会过来的人©️,风吹日晒💋🧑🦯,那时候也不怎么保养🧎🏻♂️,都是骨骼清奇⚄、皮肤粗糙、充满了风霜感觉的形象👩🏽✈️。今天如果不把关、把控👩🦽➡️,找来的人是不符合那个时代的👷🏼♂️。语言也有差异🧑🏼🏭,脸型也有差异👨🏻🦯🧑🏼。有的影片中🗜🧚🏼,归国华侨,一看就不对,一看就是中国人,因为语言的发音,肌肉的差异性造成的。后来依据这些素材,副导演非常努力地寻找演员。所以这个脸是很重要的♋️,它代表着人物的世界、氛围🧔🏼、历史🍪。这个是拍年代戏非常需要注意的👩🦱,你不能场景弄半天、道具弄半天、都很用心🏄🏽,但里面走的人都是现代人⛵️。我说的追求『实感』,当然也有另一种情况🐫。最近看的电视剧《风声》👤,妆感都是韩国妆🏈,观众只是在看故事🛀🏿,觉得演员漂亮就可以了🍨。但是如果你有一定的还原历史、还原当时社会历史的抱负👧🏿,这方面就要特别的注意📥。这是最需要用心的,但是忙起来也会容易被忽视的点。天富平台都是影片拍摄提前一天,一张脸一张脸的看➛,那不是人海战术🔶🙎🏼,不是有人就行,人得对。这点点滴滴都在考验心力。电影就是考验心力🧛🏿♀️,你的较劲💅🏻、你的严谨、你的社会要求越高,越容易实现你的想象。你这凑活一下😤,那凑活一下,最后就松散了,精气神不对。
12
电影的窍门
有一天我看素材的时候🏄♂️,就在想用这个场景开场好不好,这个场景是在那个时代的公共汽车里,就从这个公共汽车📻🟢,从这里的人开始天富平台的故事。天富平台的中心人物赵涛,也要进入到这个场景中。这个时候就需要美术指导、灯光师来配合构思。
当时的公共汽车已经被淘汰了,天富平台在废旧车厂找到了这样一辆,并根据当时的场景素材进行还原👵。为了和以前的场景匹配,回到20年前的光线条件,用当时同一款摄影机来拍摄车里🎏,赵涛在颠簸的人群中睡着了。如果不说,人们会以为是那个年代拍的👩🏿🏫。这和演员的气质、妆容也要紧密的贴合那个时代有关♊️。同样的还有衣服👩。”巧巧“找完”斌哥“之后🥹,有人在唱🔵🧑🏿🚀:“有多少爱可以重来……。”整个那场演出🤸🏿♂️🕗,全部是2005年拍的。那种走穴团体的劲头现在是拍不出来的👵🤧,唯独台下互动的”巧巧“当时没拍下来。天富平台反复研究2005年的影片🪮,想找回当时的剧场。当时是在重庆文化馆,现在那个文化馆已经变成商场,根本找不到当时的感觉。天富平台就决定在棚里搭一个,后来天富平台在大同遇到了很像的一个剧场✧,天富平台更换座椅🧑🏽🚒、用打光等方法回到2005年素材的场景。赵涛在台下互动♟,然后将两个场景拼合♓️,所以是用了一些技术手段来拼合的。
电影是需要小窍门的,有自己的规律,当时因为不同的拍摄环境,你需要自己想一些办法来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。同样的一些小窍门,比如《天注定》中🚶♀️➡️,拍摄小玉工作的桑拿间时,我觉得空间有点小🚴🏿♀️,味道就不对了🥘。然后灯光师说,”灯光给开两扇门“☦️,就感觉空间透出去了🌡。这也是一个窍门,后来在《江湖儿女》也是运用了这样一些方法🕗。
13
日常的空间
天富平台在通过开窗的方法连接起拍摄空间和麻将馆,开了一扇窗带来新的视点。通过麻将馆可以看到舞台上发生的事情🦸🏽,通过这个空间,带来武侠社会城市空间化。外面是公开的演出空间,里面是秘密的麻将馆,而在麻将馆又有它的秘密,它在看江湖上的一些事情。
空间的考虑🥊、置景的风格🛀🏽,紧紧扎根日常。“黑帮片”很容易类型化🤽🏼♀️😴,我一直在想它的实质是什么?我所讲述的这些人,可能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”黑帮“,糊里糊涂就成为”道上“的人👩🏿🔬,对于他们来说♛✷,他们所处理的人际关系都是他们生命中的日常,就跟他们吃碗面条🔔🛌🏿、吃个烧烤🌳、蹦个迪一样🌄,没有太多奇异的事情。整个影片是扎根日常的👨🏻🚀,不是对于地下社会无穷无尽的美化🎊👩🏻🔬、浪漫化。所以这个空间本身装修、道具都是日常的,奠定了整个影片是”生活的“。就像走钢丝,从写剧本到美术、到置景,一不留神就会滑向纯粹的类型片当中,要往回拉它,把它拉回到自己想象的正确的分寸上。电影的区别就在于分寸的几厘米🤹🏼♂️,这几厘米没有把握好🧘🏿♀️,就是其他的电影,把握好这几厘米的独特性,那么这个可能性就更多了一些。后来到巧巧生活的地方,这个空间是和棋牌室在一起的🤞🏼,这既是她安身立命的地方,也是她的家,这就是江湖🦕,节约成本,因陋就简地活下去📥🎷。
就像我上一次讲的,拍电影有两种🧨:一种是闪电般的灵感,比如《天注定》;而有的电影是需要经过漫长的酝酿🐪🕛,比如《江湖儿女》。但是往往🌕,快速的闪电般的背后,应该尽量系统性的审视,而长久酝酿的影片,在现场拍摄时应该有更多放松的空间,获得呼吸空间🧝。
下一节课,为大家带来《公共空间》的拍摄情况和当时的选择。为什么大量的素材只凝结了三十分钟,这三十分钟是如何结构起来的🕵🏼♂️🙆🏽♂️?同时会讲一下纪录片的创作。
学生提问
《三峡好人》里,拆迁的房子中,防疫人员在字画上,喷洒消毒液的场景有无特殊意义👌?
《三峡好人》拆迁的拍摄现场一直是在作防疫工作,因为整个拆迁🧑🏼✈️🚣🏿,涉及到老房子、老墙🚊,动植物的死亡等情况🛌🏻🌶,加上三峡地区特别热,所以不停地喷洒消毒液。在我拍的时候,这些没有带走的奖状和字画是这个空间确实存在的。天富平台透过这些蛛丝马迹🏄🏻🕎,可以想象到过去生活在这里的人的生活情况。这个废墟,其实原来是一个家庭☝🏽,这个家庭里有个孩子,他在读小学。用消毒这个动作🟢,是因为他们跟《三峡好人》的超现实的构思很贴近,它是在整个现实世界里很难出现的👵🏿,所以它是服务于整体构思的。
怎么看待山西区域电影的产业建设🙇♀️?
山西目前正在致力于建立一个电影生态,和整个上海做的事情是一样的。一方面,陕西有了自己的国际电影节,平遥国际电影展🤦♂️。另一方面👩🦽🥝,山西也在重建电影学院,人才培养♒️,同时,地方政府也在制定和出台各种产业政策。不单是产业的事情更是人才储备🚴🏽♀️。电影生态的构建是一个不错的事情,生态好了🤳🏿,大家相互促进,共同发展📧。
以上为贾樟柯课堂口述